2024-12-21
位置:首页 > 展会亮点

市场需求

庞大的消费体系,推动京津冀酒业一体化

北京市常住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2189.3095万人

天津常住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1386.6万人

河北省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7461.0235万人

三地常驻人口为11036.933万人

无限商机

京津冀地区有着浓厚的酒类消费氛围,仅白酒行业,三地叠加便有接近400亿左右的市场容量。京津冀一体化,将打通地域瓶颈,实现京津冀酒业一体化,快速推进,让三地间的人员往来,产业链互通与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,由此带动的酒类与餐饮消费具有更多的共性.消费者的品牌与市场共识形成,生产企业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,对未来酒类共同市场的形成将持续良好的发展。

深度融合

伴随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加速推进,京津冀三地酒类品牌与市场的“一体化”共识正在形成;企业间交流更加频繁;沟通与协作逐步深化,这些都为未来共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.国内首个跨省区域共同市场正蓄势待发。北京作为京津冀,乃至全国酒类消费的风向标与一线城市市场,其酒类消费市场长期呈现开放、繁荣的表现与态势。无论是白酒,还是葡萄酒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,发挥地域特色,促进京津冀共同发展。

高效对接

改革开放40年来,珠三角、长三角形成了事实上的区域一体化经济,以首都北京为中心,环渤海的京津冀一体化也已作为国家战略,发展有目共睹,酒业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与巩固。此次“京酒展”的召开,正是酒业行业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。届时将会来自行业协会领导、企业家、经销商代表、营销专家们齐聚一堂,共话中国酒业京津冀一体化大事!

政策引领

《中国酒业“十四五”发展指导意见》勾画了未来5年酿酒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,并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。

在产业经济目标上,预计2025年,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6690万千升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23.9%,年均递增4.4%;销售收入达到14180亿元,增长69.8%,年均递增11.2%;实现利润3340亿元,增长86.4%,年均递增13.3%。

  在产业结构上,打造“世界级产业集群”。

  在品牌培育上,实施“世界顶级酒类品牌培养计划”,有效推进中国酒业民族品牌形象提升,推动中国酒品牌走出国门、走向世界,引领世界酒业发展方向。

  在文化普及上,打造“世界级酒文化IP”,将中国白酒传统酿造遗址和酿造活文物(连续使用的窖池)申请世界文化遗产,酿酒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在社会责任上,打造“世界级公益品牌”,将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打造成享誉全球的公益品牌,影响酒类消费人群达5亿人次以上。

  在人才建设上,打造“世界级酒类教育机构”,全面提升酒业人才水准,进而推动产业发展。

  在市场建设上,实施“酒类大商1510培育计划”,培育千亿级酒类大商至少一家,百亿级5家,50亿级大商10家。

  在科技创新上,充分发挥产业力量、产学研协结合模式的优势,形成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协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合作共建的分享体系,培育和建设“传统制造业(白酒、黄酒、露酒)先进创新中心”。

  在生态保护上,构建酒类产业生态酿造体系,促使酒类产业向绿色生态发展全面转型。

  在产品结构上,紧紧抓住消费升级和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的契机,以品质消费助力品质升级和市场升级。

  质量安全上,系统构建产业质量标准化体系,做好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。

  在知识产权上,设立“反侵权假冒伪劣工作促进委员会”,整合酒业与知识产权领域各方优质资源,协调指导酒业知识产权发展基础。

  在原料基地建设上,将积极推行白酒、黄酒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,全力推进酿酒葡萄品种研究与产区规划工作,推进啤酒原料国产化发展和研究,形成国内、国际双驱动的保障供给格局。

在产业政策方面,建议一是将中国白酒传统酿造遗址,酿造活文物,申请世界文化遗产,将白酒、露酒、黄酒酿酒技艺列入国家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程;二是推广白酒文化和鼓励白酒出口;三是加大政策扶持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;四是加强国产啤酒大麦产业发展;五是推动生物燃料乙醇健康可持续发展;六是加强工坊啤酒食品安全监管;七是完善劳动法及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、法规;八是施行制假、售假黑名单制,加大酒类假冒犯罪成本。

  在经济政策方面,建议一是取消白酒从量定额消费税;二是取消白酒原酒重复计征消费税;三是取消国产葡萄酒消费税、降低增值税;四是加大葡萄酒行业金融信贷扶持力度。

高端权威

本届“京酒展”将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部署, 携手共建酒类品牌复兴之路,届时将邀请行业权威、协(学)会、酒业专家、营销代表、商超代表等进行酒业未来发展趋势解读

行业向导

首都北京具有开放的消费环境、发达的服务业与国际接轨的行业高标准,推动京津冀酒业一体化,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北京的标准与政策优势、天津的港口和进出口物流、河北腹地的原材料与制造业优势,三地优势互补,真正打通地域瓶颈与藩篱,成为一地化平台建设与共同市场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