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2-22

诗酒文化

位置:首页 > 诗酒文化

诗酒文化丨从李白《将进酒》看中国人的诗酒文化贵州赵氏普众酒

2021-12-05来源:#网络    关注: 1472

诗,是人类精神劳动的结晶;酒,是人类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。在中国,从远古以来,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,结下了不解之缘,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。

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,诗依从文学而出现,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,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。诗是概括生活,浓缩语言,凝炼真情,富于内在,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。她为时代脉搏跳动,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。以诗的总体而论,它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。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,她对哲理、道德、文学、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,从中凝聚、提炼诗的真谛。诗的广义被人们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代名词,如论述到古代的灿烂文化,泛称为诗;谈到每个民族,每个国家辉煌的历史,称为史诗。推而广之,赞美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海,以至于事物、境界、语言、品德、情操,都冠之以诗。关于酒,在中国的出现,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有“仪狄造酒”、“杜康造酒”之说。从历史年代推算,仪狄在前,传说她是舜的女儿,与禹同时代,而杜康是西周之后的春秋时代的人。可是,在我国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樽、缶、杯、斝等形状古朴的新石器时代酒器;从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陶器中,发现如甲骨文、金文中“酉”字形状的陶罐,这种陶罐距现在约有七千余年;从山东大汶口遗址也出土了大量樽、缶、杯、斝等盛酒的陶器。由此证明,早在仪狄时代的四千年前,中国不但有了酒和酒器,而且饮酒已比较普遍了。从远古起,在中国,诗与酒就交融在一起。古代帝王祭祀山川、祖宗和举行朝廷大典,都奉献酒诵颂诗;唐朝在乡试饮酒礼中要诵《鹿鸣》之诗,称之为“鹿鸣宴”。从宫廷到民间,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,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。不过在魏晋以前饮酒诵诗,非常注重礼仪,在《诗经》中有:“饮酒孔嘉,维其令仪”(饮酒是美好的享受,要保持高雅的风度)。
魏晋时代,文人由于深切的感受到了社会动荡、礼崩乐坏带来的生命危机,便在生命的无常处体会着生命的价值,而酒便成为了这种体味的酵素,于是他们打破了“酒以成礼”的传统成规,借杯中物以自陶自适,在任性放纵的士风中体验着内在生命的苍凉和畅达,当时曹操的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,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(《短歌行》),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有一半谈到酒,如“试酌百情远,垂觞忽忘天”(《连雨独饮》)。这也成了诗酒交融在士人中流行的开始。唐代,诗歌大盛,诗人们嗜酒成风。从初唐的令狐德棻“放旷山水情,留连文酒趣。”(《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趣》)到晚唐的韦庄“劝君今夜须沉醉,尊前莫话明朝事”(《菩萨蛮》),整个唐朝就完全是一个属于诗酒的时代。其中的代表人物当然首推诗仙李白,其中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更是成为诗酒交融的名句。杜甫在为众诗人画像的《饮中八仙歌》中生动地描绘李白: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。这位诗仙不仅在《将进酒》中吟道: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;也在《把酒问月》中唱道“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”,更是在《月下独酌四首(其二)》中直接的写道“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 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 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 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 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 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”李白已经不仅仅把醉态当作一种生命形态来体验,而且把它当作一种诗学形态去体验,它借助酒力可以消愁旺胆的心理功能,超脱世俗利欲的束缚,打破精神常规的平衡态,于开怀畅饮之极深刻地思索着天地人间,出入于古往今来,从而达到了一种诗酒与生命大激荡而大交融的最高境界。唐代的爱酒的诗人,还有贺知章、孟浩然、王昌龄、白居易、刘禹锡、元稹、李商隐、皮日休等等。从唐代诗人嗜酒,诗歌繁荣,可以看出诗酒交融的盛况。在唐朝以后,历代文人还是在诗歌里不断写出与酒相关的句子。北宋时的诗人苏东坡,在山东密州(现诸城),中秋节饮酒,喝到微醉时,诗兴大发,写下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《水调歌头》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……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南宋时,诗人陆游曾感慨地吟咏:“百岁光阴半归酒,一生事业略存诗”(《疾衰》)……。以上是从我国古代遗留下来如烟海的诗与酒交融的史料中,摘取点点,可窥豹一斑了。中国诗酒文化,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。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,酒醉诗情,诗美酒醉;诗借酒神采飞扬,酒借诗醇香飘溢。诗与酒,相映生辉,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。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声明:本文及文中图片系网络转载,供学习交流使用,若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著作权,请联系010-60789839;QQ:26796051,核实后我们将立即修改/删除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上一篇:诗酒文化丨爱喝酒的李白
下一篇:诗酒文化丨“醉吟先生”白居易